暑期特別欄目百年工匠非遺小課堂黃河文化特輯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6日電蘭州是中國唯一一個黃河穿流而過的省會城市,講好金城的“黃河文化”,傳承好民間的“黃河藝術”,是新時代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今年夏天,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本科生自發組織建立“潮遺鄉創”文化傳播工作室,利用專業優勢,聯手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蘭州市電視臺等校內外多家媒體共同打造暑期特別欄目“百年工匠非遺小課堂”黃河文化特輯,以金城名家講解+現場實踐教學的方式,讓青少年學習了解黃河文化魅力,體驗百年非遺技藝制作過程。
節目邀請“甘肅省工藝美大師”“金城文化名家”耿小寧、葉長友、阮琳、岳云生四位蘭州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為00后青少年進行香包、剪紙、葫蘆雕刻、泥人傳統非遺手工制作教學,通過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課堂》專欄和蘭州市廣播電視臺“愛蘭州頻道”進行播出,抖音視頻觀眾在線點贊好評超過2萬。
工作室以產教融合的新型育人模式聯手甘肅省文旅廳、北京瑤澄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深度開發黃河特色的非遺文創產品,圍繞顏值經濟、設計顏值高、形式多樣、極具文化內涵的實用性文創產品,以此引領Z時代年輕人的文化內涵升級,帶動西部地區黃河流域文化產業新發展。
工作室還發揮專業優勢借助新媒體平臺,推出暑假系列專欄“百年工匠非遺小課堂”黃河流域特輯共四期。同學們通過成立工作室,活動策劃、對接當地媒體,文旅單位,鏈接校外公司,邀請當地“守”藝人、非遺“小使者”線上宣傳,實地拍攝,后期制作,投放平臺等工作流程,形成校地企三方聯動,將新聞媒體職業素養根植于實踐活動中,大力提升專業水平,增強四力。團隊成員選取具有蘭州特色的香包、剪紙、葫蘆雕刻、泥塑四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技藝,與 “小使者”現場聆聽“守”藝人講解并親手嘗試制作非遺工藝品,了解當地非物質遺產的獨特魅力、文化歷史、發展狀況以及今后傳承保護的方向。 (張嘉鷺 崔林欣 常亞金)
非遺小課堂制作直播現場
非遺小課堂合作金城名家非遺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