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應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邀請,臘子口戰役紀念館董小麗團隊采用線上直播方式在紀念館里開展沉浸式實景講解。這是“循紅色印記 養英雄正氣”革命紀念館里的紅色基因進校園第十一場講述報告會,六百余名學生通過騰訊會議聽取本次講座,新聞與傳播學院40多名學生在榆中校區第二教學樓A212集中收看直播,暢通感受。會議由周兆瑜主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朗誦完這首七律長征詩后,董小麗開始了講解。在董小麗的帶領下,參觀了四個展廳,她重點講述了紅軍進入迭部的歷史背景和俄界會議的重大歷史意義;帶領我們參觀看了臘子口等地區的原始山貌和戰斗場景,講述了紅軍在迭部的感人故事;通過幻影成像再現了楊土司開倉放糧、藏族人民擁護和支援紅軍的情景;介紹了建國以來,迭部人民在長征精神的鼓舞下,軍民團結共建取得的巨大成就。
董小麗說:“弘揚長征精神,追憶紅軍烈士。人們以各種形式緬懷在臘子口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們。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多雪山和草地要跨過,還有許多的婁山關、臘子口要征服。新時代的大學生們應該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前行。”
聽完報告會后,同學們交流學習感想,紛紛表示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傳承艱苦奮斗精神,弘揚長征精神,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不懈奮斗。
2019級新聞學專業李梅表示:線上參觀臘子口戰役遺址紀念館,感受頗深。紅軍戰士們用鮮血換來來之不易的勝利,換來今天的美好生活。今后自己要深入學習長征精神,弘揚長征精神,把偉大的長征精神落實到學習和生活實處。
2020級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范雅霓聽完線上直播,深刻感受到了紅軍長征精神。她說:“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和平的時代,無一不是先輩們努力奮斗、艱苦打拼的結果。我們應該學習紅軍在極其險惡和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不畏強敵,不怕犧牲,堅韌不拔,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在祖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從身邊小事做起,團結同學,爭做合格接班人。”
“傳承紅色基因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越來越多的人行動起來,積極宣傳紅色文化,大力弘揚紅色精神,把紅色基因潛移默化成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和靈魂。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必須傳承紅色基因,與時俱進,展現青春風采。2019級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陳振楠如是說。
2020級廣播電視學專業向爽說:“緬懷先烈不忘初心,學習長征歷史,記取長征經驗,弘揚長征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攻堅克難的巨大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團體,只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實事求是,就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
2021級新聞學專業涂遠浩被紅軍長征精神深深震撼,感慨萬千:“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不畏懼兩萬五千里艱難險阻,只因心中忠貞不渝的堅定信念——為著人民的幸福,為著民族的解放,為著革命的事業,為了這片土地上無數人的美好未來!在臘子口,在婁山關,在其他無數個紅軍將士們浴血奮戰的沙場,遠大的理想閃耀著光芒,殷紅的鮮血燃盡了腐朽;那光芒、那火焰永遠閃爍著,在黑夜里閃爍著,在拂曉時分閃爍著,在旭日初升時閃爍著——越過時空的藩籬,給予今日的我們以溫熱,傳遞給我們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沿著革命先輩們開辟的道路,我們新時代的青年要將偉大長征精神發揚光大,將這條艱苦而通往幸福之路開拓至更高處、更遠方!
文字 | 季懌慧
圖片 | 楊正睿